齋明寺、齋明古道與御成路古道位於桃園大溪近郊,以前上班或測試常經過周邊,均未曾進入走走,這天天氣好,就走走唄。去之前先瀏覽Tony旅記等相關資料:

●齋明古道與御成路古道都是早年大溪、龍潭間的往來的道路。

齋明古道:建於清道光30年(西元1850)乃經過福份山的齋明寺而得名,步行約15分鐘。

齋明寺:為一閩南式三合院的寺廟,建於清道光年間,已有一百六十年歷史,它沒有一般廟宇繁華富麗,寺廟內清靜優雅,可遠眺壯武嶺橋、大溪橋;以及大溪河階地形,為大溪鎮最古老的佛寺,西元1985年列為國家三級古蹟、西元1999年法鼓山承接齋明寺法務,往昔該寺的「崁津歸帆」與「靈塔斜陽」並列為大溪八景。

御成路古道:又稱為「九號崎古道」或「栗子園古道」,建於清乾隆53年(西元1788年),起點始於大溪鎮員樹林國防大學理工學院北門,終點則在栗子園大溪加油站,全長約1公里。

 

古蹟三合院1

齋明寺正殿

禪堂

禪堂

百年樟樹

百年樟樹

DSC04052

禪堂前花杯吊飾

吉野櫻步道

吉野櫻步道

入口處的石碑-常樂我淨

入口處的石碑- "常樂我淨"

此句源於《延命十句觀音經》

觀世音 南無佛 與佛有因 與佛有緣 佛法增緣 常樂我淨

朝念觀世音 暮念觀世音 念念從心起 念念不離心。

齋明寺鳥瞰

(來源:齋明寺:百年古剎‧風華再現 說明資料)

齋明古道之古樸石階

齋明古道之古樸石階

齋明古道山門1

齋明古道山門

大溪TINA廚房與風車造景

走完 "齋明古道",再轉進 "御成路古道",途中經過大溪TINA廚房與風車造景。

御成路古道(九號崎古道)

御成路古道(九號崎古道),栗子園大溪加油站旁進入。

DSC04068

御成路古道石板路

齋明街46巷

齋明街46巷:兩旁一排平房眷村,舊式眷村房舍,這景象讓人彷彿走進時光隧道,回到「反攻大陸」的年代。

 

大溪附近地圖Tony

(來源: http://www.tonyhuang39.com/tony0034.html )

 

我的路線:齋明寺→齋明古道→蘇氏祠→齋明古道山門→省道4瑞安路一段→大溪TINA廚房→御成路古道→御成路古道紀念碑→國防大學理工學院北門(三元一街)→齋明街46巷→回到齋明寺。

 


檢視較大的地圖 

 

  • 後記:大溪八景

溪園聽濤:大溪公園、蔣公紀念館,武德殿。山水悠然令人心曠神怡,涼亭小憩,清風徐來,崖下水聲潺潺,雜以松聲,若琴筑之相和,入耳頓豁胸中磊塊,是消憂避暑之勝境。

飛橋臥波:大溪吊橋、武嶺橋、崁津大橋及沿線之河濱公園。約數百武之遙,懸崖之半,有鐵線長橋,凌跨於兩岸之間,夕陽斜照到碧水之上,幾訝一抹長虹橫臥於煙波之中,淳淳然欲動之概。

靈塔斜陽:三級古蹟齋明寺及其後之萃靈塔。而由長橋西向,經粟子園,渡石磴,涉羊腸,登嶺上,為份子城之極樂勝境,份城之畔,萃靈高聳,夕陽返照,塔影離離,別呈燦爛之色。

崁津歸帆:今日不復見!由齋明寺萃靈塔之東,放眼於淡水河北流之外,月眉一望,蘆叢環繞於迴汀曲渚之間,孤帆隱約,歸自淡北之流,夕陽蕭鼓,掛春風而無恙。

蓮寺曉鐘:三級古蹟蓮座山觀音寺從山下到山頂之景觀。危崖千仞孤峰獨聳於溪洲之上,山色蒼翠,宛然一朵蓮花,浮於南海之中,樹木陰森之內,露出一角簷牙,每臨曙色,鐘音飄渺於古剎之外。

石門織雨:石門水庫週邊及環湖公路至阿姆坪沿線。山色如黛,奇峰怪石,石門屹立於兩傍之間,崁溪流水滔滔,泛桃花之浪,一遇雲陰,則細雨霏霏,迷濛峽口幾訝天孫織錦,昔日有大溪一帶之降雨先兆。

慈湖攬勝:前後慈湖、銅像公園,慈湖人行步道及頭寮陵寢。

月眉古厝:二級古蹟李騰芳古宅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壩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